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当不同文明不约而同地用相似的方式描绘飞行时,这已经超越了巧合的范畴,就像量子纠缠,看似独立的现象背后,可能存在更深层的关联。”
“人类对天空的向往,或许刻在了我们的基因记忆里。”
“但这种记忆不是静态的存档,而是动态的认知图谱,随着文明演进而不断重构。”
楚衍笑着说道。
弹幕中突然跳出一条醒目留言。
【衍神,那人类文明到底从哪里开始算起?盘古开天辟地吗?】
楚衍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时间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文明最伟大的发明。”
“当第一个智人意识到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区别时,文明的种子就已经播下。”
“因为有了时间维度,经验才能积累成知识,知识才能结晶为文明。”
“冰川消退后的第一缕篝火,不只是一次取暖行为,更是人类首次有意识地对抗时间熵增的壮举,从这个意义上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记录的正是人类挣脱自然时间桎梏的瞬间。”
中科院,几位研究员不约而同地点头。
楚衍将时间意识与文明起源关联的观点。
与他们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而这种对时间的认知突破,在物质世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楚衍的话题突然转向一个出人意料的方向。
“还记得我们上期讨论的空气记忆理论吗?大气中的氮氧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确实能够通过量子相干态保存信息模式,换句话说,天空本身就是一部巨大的历史存储器。”
弹幕瞬间沸腾。
【所以古人看天是在读取信息?】
【这就是风水学说的科学依据?】
“让我们回到RCS材料。”
楚衍突然话锋一转。
“为什么鹰酱要不惜代价研发这种能够操控电磁波相位的物质?”
“当这种材料的等离子体涂层达到纳米级精度时,它实际上创造了一个可编程的量子界面,不仅能隐藏战机,更能像古代萨满的天镜那样,选择性地接收或屏蔽特定频段的天空记忆。”
中科院院士们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大胆的猜想完美解释了为什么鹰酱要在全球同步部署新一代气象卫星网络。
那些被官方称为大气监测平台的装置,很可能在进行某种大规模的量子信息采集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