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原来是这样。”
欢乐颂,一开始是席勒的诗歌,这个人是德意志十七世纪的诗人,是坚决的自由派,也就是当时的激进的变革派。
当时的欧洲文人,最大的目标就是打破束缚,获取自由和荣耀。
这首欢乐颂,也成为了当时的共JI会的会诗!
后来贝多芬为《欢乐颂》这首诗歌谱曲。
很多年以后,欧联盟在确定盟歌的时候,《欢乐颂》毫无争议的当选。
在龙国人看来,命运是贝多芬的巅峰,在西方,大众更认可《欢乐颂》。
不过,这首第九交响曲的诞生,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讽刺意味。
贝多芬想要写欢乐颂时才二十三岁。
花了十六年才开始写第四版,也就是第九交响曲版的欢乐颂。
这时候的贝多芬,已经有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多个著名交响曲,已经处在巅峰期了。
不过,在欧洲当时的乐迷心中,贝多芬已经过时了,已经从巅峰跌落谷底了。
虽然贝多芬开启了古典音乐的新时代,但贝多芬已经过时了。
就是这么讽刺。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应该在维耶那第一次公演,但是贝多芬此时并不受欢迎。
于是,公演地点一改再改,改了很多次。
仿佛贝多芬已经被世界抛弃了一般。
这个过程中,第九交响曲一直在补全之中。
而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
在最惨烈的时候,很多人所贝多芬已经老掉牙了,废了,没有才华了,不再是音乐上的先锋人士了。
这背后无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有人不喜欢他‘挣脱命运的枷锁,扼住命运的咽喉’。
另一个是古典乐在发展中,已经走过头了,走到了另一条歧途。
从华丽乐章过渡到节奏与情绪的表达之后,因为巨大的惯性,古典音乐在这方面已经走出了界限。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菜没有盐不好吃,但盐吃多了也是会齁死人的!
时代的变化中,给贝多芬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最终,贝多芬终于完成了年少时的愿望,完成了对《欢乐颂》的谱曲。
也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曾经抛弃了贝多芬的那些忠实信徒,再次围绕在了他的身边。
山呼海啸。
何其讽刺?
虽然没有任何人敢笃定,但懂的人都应该知道,贝多芬他是故意的。
故意把最后一个乐章写成圣洁的圣光沐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