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226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定王微露讶色,“祭祀天地,那可不是小事。”

帝王祭祀天地是每年中最隆重的仪式,光是春祭和冬至就能将礼部累得人仰马翻。

且因祭祀的器具牺牲等皆有极严格铺张的规定,仪式繁复,仪器又考究,皇帝和陪祭之人还需斋戒,几乎能惊动京城里半数的官员,一场祭祀下来,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小的。

永初帝自然也明白这层,缓缓道:“先前北地连年旱灾,南边又逢水涝,去年秋天,天降雷火烧了北边两处宫室。

入了冬,北边受冻灾,紧接着是东襄的战事。

虽然东襄被击退,几年内应无力南下,却也耗费了将士兵粮无数。

春荒还没完,这南边又是地动,连那天象,司天台都奏报数次有异。

朕心里不踏实。”

算起来,这半年里确实是多灾多难。

原本因为先前的旱灾水涝,国库就不算充盈,经战事赈灾,竟沦落到需百姓义捐才能赈灾的地步,着实是许多年未曾有过的事情。

京城里诸般流言、司天台奏报的言辞,定王也都有所耳闻,永初帝会生出祭祀天地的心思,并不算意外。

他默了半晌,道:“既然父皇有意祭祀天地,儿臣愿意分忧。”

“你这趟南下,一月时间尽够,届时早日回京。”

定王应命,又道:“祭祀天地是国之大事,虽有太子、礼部及诸位宰相分忧,然父皇近来龙体微恙,儿臣着实不放心。

南边灾情固然急切,赈灾的钱粮已然拨付,儿臣过去,自信能定大局,无需带旁的人手。”

“嗯。

朕信你。”

定王倒不在乎这件事上永初帝是否信他。

要紧的事祭祀的事情。

在例行之外祭祀天地,需由司天台择定日期,由工部将祭祀所用祭坛修缮一新,太常寺备下诸般器皿,礼部定下仪程方可。

筹备起来,会有许多的人参与。

这其中鱼龙混杂,渐渐被逼入死角的太子和皇后会做什么手脚,谁都无法预测。

他可不愿千里迢迢的赈灾回来,父皇已经被暗算,太子借东宫之位登基,只留给他一条死路——既然已走到这地步,后面的事情,自然更不能掉以轻心。

他拱手,态度端肃,“筹备祭祀,诸事繁琐,需银钱和官员出力的地方也不少。

儿臣斗胆,举荐司马常荀参与此事,或可为父皇分忧。”

永初帝自然知道常荀是谁。

中书令府上的人,各个都很出色,太子妃常兰芝的才德自不必说,常茂官居刺史,那常荀的官职虽低些,本事却半点都不比常茂差。

哪怕是永初帝,也总听说常荀极会处事,跟京城众人交情都不错。

先前为南边赈灾之事,让常钰亲自出马说服,这回永初帝自然不好再劳动他。

若有这个应变机敏的常荀在,倒是能解去些麻烦。

只是定王和太子的暗潮汹涌永初帝也有所察觉,定王原本总将那位司马带在身边,如今忽然要留下常荀在京城,这打算……

永初帝尚且沉吟,就听定王续道:“儿臣听闻中书令夫人抱恙,她最疼常荀,儿臣也不忍令常荀出京。

何况,阿殷如今怀有身孕,府中还需有人照看,唯有留下常荀,儿臣才能放心。”

他以阿殷的名字称呼,倒颇显亲近。

永初帝膝下三子,除了东宫有个小孙子外,没旁的孙子孙女,对阿殷腹中的胎儿也颇期待。

听定王这般解释,疑虑尽去。

沉吟了半晌,遂道:“既然常荀闲着,朕倒可叫他历练历练。”

定王遂告退回府,叫蔡高和魏清挑了几个人南下,却将曹长史和常荀召至书房,议事至深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医道官途直上青云升迁之路误入官路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绝品风流狂医官路红途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永恒之门官途:权力巅峰步步升云为夫体弱多病官路扶摇官梯险情极品对手官狱千里宦途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