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朱载坖微微的点点头。
他之所以让赵贞吉找张居正商议合作,其实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张居正能够提前几年搞出那份让大明官员欲仙欲死的“考成法”
!
历史上的考成法,是万历时期中确立的官员考核制度。
由张居正在万历元年提出,并推行到大明整个官场的考核办法。
新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要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
然后,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有效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主要靠吏部考评官员的方法。
现在朱载坖准备提前将此法弄出来,并让其还属于吏部之权,其目的也是简单,就是为了平衡阁部之权。
免得将来内阁出现一个能跟他相互顶牛的一时权臣,妨碍他以后的新政措施。
所以,在经过朱载坖的深思熟虑之后,他并没有将未来的考成法之权放在内阁,而是要放在吏部本部。
这样一来,在未来的时候,朱载坖就会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和对权柄的掌控。
到时候,他的意志就可以通过对阁部之间的平衡与控制,进一步的辐射到大明这座国家机器所能影响到的各个角落之中。
而且根据朱载坖所知的历史,张居正曾在万历初年推行的考成法,不仅作用明显,而且功勋卓著!
但可惜的是此法过于严苛,因而就得罪了很多想要躺平做官的士人。
所以,在张居正猝亡之后,他的一系列对大明有益的新法,皆都在一众百官的攻讦之下,被年轻无知的万历皇帝给废除或冷处理的扔到了一边。
以至于后来的大明不仅没有变得更好,还出了更多的道貌岸然之士,这些人除了会拿道德和时弊说事之外,真正可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几乎约等于零。
但是风气如此,而大明最后几任的皇帝,又都是养在深宫,不知民间疾苦到底为何物的温室朵。
他们所能知道的百姓疾苦,和天下问题,也都是这帮只会夸夸其谈之人写给他们的奏疏文章。
而通过这样的奏疏文章,他们自然也不能看清楚大明问题的本质,以及切实的理解百姓为何苦,天下为艰的道理。
所以指望这样的皇帝去力挽狂澜,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作为穿越者的朱载坖,虽不敢说自己见过多少真正的民间疾苦,了解过多少的问题本质。
但最起码朱载坖是能够明白,治天下并不是一件嘴上说说的事情,是要切实的拿出一些相应的办法和对策的。
要不然,就天天的看着别人写给他的一摞又一摞的奏疏,又召集着一帮同样没有下乡考察过民间实际问题的高级官员,在宫殿里夸夸其谈的制定出一些脱离实际的政策,就以为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就以为大明可以长治久安天下无事。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要知道即便是信息科技无比发达的未来世界,很多时候都不见得能将执政的政策制定到算无遗策的地步。
很多时候那些拥有更多信息更多数据的高级官员们在制定某项政策的时候,他们也是要各种评估,各种取舍,才能最终制定出一件可能行之有效的政策。
所以要指望信息、交通和科技如果不发达的大明朝,就靠着从天下各地收集来的奏疏,靠着一帮子从未离开过衙门几步的翰林老爷,就把天下给治理的井井有条,这说出去都不敢有人信。
因此,朱载坖必须尽可能的完善官员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将很多原来模糊不明的考核问题具体化,将原来那些说不清规则的评估方法也细则化。
只有如此,朱载坖才能让那些糊弄百姓,糊弄朝廷,糊弄皇帝的躺平官僚们,没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陷入到工作的焦虑状态之中,让他们形成“能者上,庸者下”
的既定事实和既定规则!
所以,张居正的考成法就必须搞,而且还要大搞特搞,使其变成大明未来官场都必须要遵守的必须规则!
——————
求月票~~~(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