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只可惜他们囿于身份,虽有尊贵之爵,但无政治之权。
所以即便是他们做的再好,也难展抱负,而且在后世的传说之中,他们也都会被统一划到负面,成为大明朝财政破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朱载坖虽有遗憾,但也只能是遗憾。
谁让老朱和他的好大儿朱老四给这些藩王们划的圈就那么狠,那么大呢。
朱元璋给了所有藩王世袭不降等的恩赐,朱老四又在建文小可爱的削藩的基础上,改变了策略,以限制藩王权力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控制。
将朱家的藩王们,从此都变成了富贵老爷,只需要吃吃喝喝,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就行了。
可是他们富贵了,却连带着他们附近的百姓们遭殃了。
所以说,这藩王之制,从老朱和朱老四开始就开始走样变形,变的有毒了起来。
以至于到了孝宗弘治时期,朝廷就发现快要养不住这帮大爷了,就开始各种修改和限制藩王们的婚丧嫁娶等事,到了嘉靖时期,就开始拿擦屁股都嫌硬的大明宝钞掺水宗室俸禄,以抵消朝廷的财政压力。
可是这样一来,那些本来俸禄就少,生计无依的普通宗室的生计就更惨了。
他们不仅被各自的大宗克扣着应得的俸禄口粮,还不能脱离宗籍,自求生路。
以至于后来很多底层宗室都沦落到要给大宗当佃户求活的境地。
而且据史料记载到了万历年间,有一次河南等地发了大水,朝廷官员下来赈灾的时候,看到那些可怜巴巴的底层宗室居然连饭都吃不上,都忍不住给万历皇帝上疏陈述这些宗室人员的可怜遭遇。
最后万历皇帝也绷不住,给这些穷亲戚们也发了救济,但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也就只有一两多的银子而已。
可见,这些底层宗室的日子是有多么凄惨,甚至到了大明朝倾覆的时刻,都有宗室活不下去,去参加起义军造反的。
所以朱载坖这些年除了在以新政革旧弊之外,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善和解放底层宗室们的日子。
是要将他们从宗籍玉碟除名,还是给他们成立一所专业技术学校,让他们学一门专业技术,做大明的科研后备军?
但是,这些事都是说着容易,办起来似乎也并不简单。
毕竟人都有思维惯性,都有认知局限,并不是别人指了一条明路,这些人就可以顺着走到光明的。
他们都惧怕未知的风险,都担心离开了现在的环境,自己将更加难以生存。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即便是待在原来的环境里困苦到死,他们都不敢也不愿意去做新的尝试和改变。
因为新的尝试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是要有新的付出,他们惧怕付出得不到回报。
同时他们又害怕改变,担心改变之后,自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舒适圈里。
这就好比大多数宁愿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学一门手艺和技术的广大普通人一样,他们也知道自己送外卖不是长久之计,但是眼前的苟且和生活,使得他们都失去了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的勇气。
只愿意用这种简单而又直接的方式,赚取着微薄而又辛苦的酬劳。
他们惧怕自己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积蓄,被在一件可能存在风险,存在血本无归的学习上。
他们担心自己费了金钱和时间之后,学到的技能和手艺,还是不能改变他们困苦的现状。
所以,指望这样的人改变想法,跳出局限,去寻找新的希望和活法,其实是无比艰难的。
哪怕是朱载坖想要机会塞给他们,他们也会犹豫这个机会是不是一个新的陷阱。
因此宗室改革之路,必然是一条任重道远的无奈艰险之路。
哪怕将来朱载坖强令藩王二选一,到底是待在大明本土降爵袭位,还是让他们去到海外之地当一方实权藩主,他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从朱载坖的摆布,肯定也会给朱载坖闹出不少幺蛾子问题。
但是,这次朱载坖绝不会像之前的朱老四和孝宗弘治皇帝,以及现在的嘉靖皇帝这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给他们扭扭捏捏的改变一些不触及根本的宗室改制。
朱载坖一定要给他们来一剂猛药,让他们好好的清醒清醒,好好的看一看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世界了。
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都得有奋斗努力的决心和动作,才能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生存下去!
要不然,朝廷可是不养闲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