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李炎瞬间没了胃口,放下碗筷,大步走到书案前,展开试卷查阅起来。
“第一,卢锦程。”
“第二,王沐霖。”
“第三,崔知睿。”
“第四,李靖澜……”
一页页翻下去,李炎面色愈发阴沉。
众所周知,“五姓七望”
指的不是五加七,共计十二个大族;
而是代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这七个大族。
在他们之下,便是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等同样声名赫赫的高门士族;
以及在地方上拥有一定势力根基的中等世家,和处于鄙视链底层的普通士族,可称“寒门”
。
这些世家大族,宛如一张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巨网,牢牢把持着大唐的官僚系统。
对于天然追求集权的封建帝王而言,这种局面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延续科举制的初衷,便是唐朝皇帝试图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世家对仕途的垄断,进而削弱世家势力。
而当下的大唐,却犹如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重疴缠身。
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皇帝的权威被肆意践踏。
李炎急需世家支持,才会听取杨钦义的建议,选择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德裕入朝为相。
李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无奈。
若非局势如此艰难,他恨不得立刻将排在前几的世家子弟通通后挪。
“邱慕阳,第十名么?”
李炎稍作思忖,轻轻翻过这一页,默认了此人的成绩。
从第十一名开始,他全神贯注地阅起卷来,手中的笔不时在试卷上批注几句。
没过多时,黄巢的试卷便呈现在他眼前。
初看之下,李炎发现黄巢前面几道题的作答,表面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暗藏玄机,仿佛有某种新奇的见解呼之欲出。
李炎联想到黄巢在宣政殿上刚正不阿,当着仇士良的面告发其孙子的场景,满意道:
“黄士子德才兼备,如此排名,实至名归。”
他原本以为,主考官李景让会出于上述之事,黜落这个让他遭受贬谪的青年人。
事实却出乎李炎的意料。
李景让依旧秉持公心,甚至还愿意为此人与同僚据理力争。
李炎刚想脱口夸赞一句“肱股之臣”
,可一翻页,那首《石灰吟赠乐和李公》便映入眼帘,不禁勃然色变。
又待他读完全诗,疑虑再次消散,转而重新认可了李景让的做法,感叹道:
“借物喻人,表意深刻,此首诗作堪称本届殿试第一。”
但当李炎继续往下,读完黄巢诗作第二首,《梦中人龚自珍赠会昌杂诗》——
他整个人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
许久之后,李炎才发觉,自己已然单手支撑书案,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