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然而于此时刻,在那洁白如雪的纸面之上,所留下的字迹,却分明不是李治所熟悉,更不是原身所拥有。
文字统一的伊始,相较于八百年后的大唐而言,八百年前的文字无疑是稚嫩的,书法同样是稚嫩。
但见字如面,属于秦皇之自己,同唐皇自然并不相同。
第122章第18章
入笔斜切,收笔潇洒,恰如同刀剑般锋利,又好似是出枪般锋芒。
蔚为壮观。
很显然,这将自身阿耶身份等种种占据了的“陌生人”
无疑是具有着极高的修养与见识的。
在其不加遮掩的笔锋与字迹之下,分明是有什么跨越了古老的时光岁月而来,熠熠生辉,充斥了无尽的铁血与威严,以及对天下、对那更为高大且久远的东西之野望。
然而属于这人之字迹却又无疑是极自信且不羁的,并不为这世间之任何规则所拘束。
而是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将这世间之种种而规范和制定。
我注六经?不,六经注我。
是始,同样是末。
是将一个世界终结,而后又将一个全新的世界开辟。
叫那众生所走,不过是走在其走过的道路之上。
纵使或藏或否,敬佩乃至于心向往之也好,并不愿意同其相提并论也罢,都将注定了这是一座绕不开且不可被忽视的高峰。
于是李治便知晓,这将自家阿耶身躯占据的同样是一位帝王,是一位唯我独尊且极是高傲与自负甚至是孤寂的帝王。
然后自然而然的,李治目光便落到了那字、那字句中所潜藏的含义之上。
在帝王跟前长大,经由原身一手教养而来的皇子自不可能是什么真真正正的仁慈懦弱、愚钝不堪之辈。
而这亦是并不愿于无谓的事情之上浪费时间如秦皇,愿意对李治这便宜儿子有几分纵容甚至是优待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关乎其他,仅仅是因为这帝王或许从来便没有想象中无情,更不曾有想象中高高在上且不可接近,冷漠且不通人情而已。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或许从始至终,这帝王的眼光固然是锐利,却并非是可以将生前死后,一切种种尽在掌握。
而那以恶意将君父揣度的、将自身所谓“孝心”
成全了的大秦长公子,更是从未将君父理解和看清。
然而过往成灰八百年后再归来,这一切种种于嬴政而言却又是不重要的。
目光远较之以旁人更加深远的帝王自不会将那自身困顿在这之中,画地为牢,使自身被圈进。
李治目光望过,思维在那字迹间转动和停留,有关于眼前这人果然并非是自家阿耶的猜想终是得到确认与落定的同时,这本就是经受了帝王教育而长大的皇子自是可以感知到,那话语及字句背后的野心及野望。
于是自然而然的,李治忽然便想到了自家阿耶,想到了过往的时光之内,阿耶对自身的教导。
这大唐贞观皇帝同文德皇后之嫡幼子,于一众的兄弟姐妹、皇子公主中再是受原身宠爱不过的晋王殿下,自不会是什么真真切切的小白兔。
即便其所表现出来的,分明再是可怜弱小且无助不过模样。
仿佛再是符合一个优秀且本性纯良、再是与人为善的皇子不过。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
、“以人为镜,以史为镜”
、“戒奢从简”
、“君舟民水”
有意表演也好想要将那所谓弑兄夺位之污点洗清也罢,抑或是恰如同很多人所恶意揣度的那般,那大唐贞观皇帝所做之种种,俱不过是作秀而已。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至少原身所表现出来和所做到的,无疑是使这大唐变得更好。
要不然又何以有那长安城上空,恰如同鼎沸之人道与皇道气运洪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