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虽千万人,吾往矣。
和苗连凯一样,兰玉修同样傲气,可他身上也有一种奉献精神,所以他和苗连凯的底色终归不同。
同时,兰玉修也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脑袋空空。
在兰玉修入学后,个性迥异的学生们开始登上舞台。
他们因不同的立场、个性、思想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又因台词的表述而激化。
武晨远写的台词并不晦涩,虽然量大,但很好理解。
角色们在输出观点,观看者也在心中衡量。
他们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了评委席,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学生们说出的理论。
人都是从少年时期走过来的。
在场的投资人有认真观影的,竟然还生出了部分感触。
在兰玉修和苗连凯第一次对峙后,画面停止。
这代表着影片放映结束。
潘泽永把手放在房间大灯的开关上,“各位注意一下眼睛,我要开灯了。”
武晨远率先一步把窗帘拉开。
当房间恢复原样,余寻光第一时间去观察各位投资商的表情。
他甚至在杜制片脸上特意停了一下,“这样就很好了,不是吗?”
杜制片有些尴尬地朝他笑了笑。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清楚,只是那么一两句,足够听出后文。
投资商们当然明白余寻光的意思,但他们显然是不赞同余寻光的观点的,所以一时之间都没有人开口。
他们不说,那就让我来说。
余寻光这么想着,居然还能笑得出来:“我记得当年《风雅颂》播出之后市场里就出现了很多民国剧,有部分电视剧甚至直接把雅君和敏笙的人设拿去用,但是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刑事大案》和《大明奇案》火了以后,这种单元探案剧的形式也重回影视市场,有些项目播得不错,可热度也没有超过这两部剧去。”
余寻光望了一圈,见没人搭腔,便把视线落到那个港商身上,特意用普通话问他:“《群鸦风暴》当年也很火,您知道为什么这部剧少有人模仿吗?”
问到自家门口来了,港商不好再沉默,答到:“这怎么能比呢?《群鸦风暴》是三个电视台,两岸三地一齐出力的心血哇。”
余寻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总结道:“是的,因为这部片子有特殊性。”
他又转头望向其他人说:“我认为《盛阳之下》的成功也是有特殊性的。
当时的情况我还记得,可以说50亿之后的票房全是靠观众们的一腔热血硬冲上去的。
当然,我说这些话不是想泼谁的冷水,也没有什么瞧不起大家的意思。
咱们这个项目按理来说应该是小制作,却得到了大家的厚爱,我真有些受宠若惊。
我们一堆不通经济的人凑在一起,大家应该操碎了心,尤其是杜制片。”
杜制片被点到名了,他再也装不了,微微坐起,回到:“余老师,您客气了。”
余寻光朝他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那么多钱,如何管理,我们是没有太多经验的。
潘导为了慎重,还特意把我的助理陈老师借过去,就是因为他仔细,用心。
潘导在拍摄期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帮大家省钱,因为他知道,大家投资进来的钱每一分都不容易。”
陈泰英在余寻光说话时还特意往前站了站。
认识余寻光的人,当然认识他身边十多年没有换过的助理。
陈泰英这么一亮相,前面说出的话的可信度又多了很多。
余寻光的语气依旧十分诚恳,“大家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不必多说。
钱,谁不喜欢呢?我也喜欢,但是钱赚起来也不容易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