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贡禹是刘奭的御史大夫,在儒生们关于宗庙改制的呼声下,他向刘奭提了宗庙改制的建议。
在丞相韦玄成、匡衡等先后支持下,宗庙改制的大幕拉开。
汉朝的经学也从董仲舒开创的“天人感应”
向着“复礼复古”
转变。
既然原来的宗庙数量多,又不合乎礼,所以改制的目标比较明确。
首先把各郡国的皇室宗庙都撤销;在中央,把宗庙分成三类,刘邦是立国者、最早受命的皇帝,是始祖,庙号太祖,独为一类“祖庙”
;文帝、武帝比较有功德,庙号分别为太宗、世宗,为第二类“宗庙”
;其他的按照血缘关系,只保留四世,为第三类“亲庙”
7,超过四世说明亲缘已尽,原先立的庙就要“毁庙”
,“毁”
不是破坏摧毁,而是不再单独祭祀、不再维护的意思。
祭祀的时候,还要遵照“禘祫”
之礼,遵循“昭穆”
之序。
“禘”
就是祭祀时以始祖刘邦配天;“祫”
就是合祭8,简单地说就是把汉朝列祖列宗的神主,不管有没有毁庙,都和刘邦的神主合在一起大祭;“昭穆”
是说祖宗的神主不能乱摆,要按照父为昭、子为穆,一昭一穆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排列。
例如刘邦为昭,其子惠帝、文帝为穆,景帝为昭,武帝为穆,昭帝为昭,史皇孙为穆9,宣帝为昭,秩序井然,庄重非凡。
汉元帝搞的宗庙改革,到了成、哀时期又有所反复,特别是哀帝时还曾为要不要毁武帝庙而争论,但总的来说基本原则没变。
而最终的定型者就是王莽。
仅此一点,王莽在当时的功德可见一斑。
11.独尊儒术的实现
再说说郊祀。
话说秦末汉初,普通百姓所崇拜的多是些地方神祇。
刘邦刚起兵的时候,在丰县祭祀土地神,叫作“枌榆社”
,当了沛公之后又祭祀蚩尤。
后来当了汉王,入了咸阳,刘邦发现秦国在旧都雍城设立祭坛祭祀上帝,叫作“雍畤”
,就问,这个祠所祭祀的上帝是谁啊?
周围的人说:有四帝,分别是白、青、黄、赤帝。
刘邦又问:“我听说天有五帝,怎么只有四帝呢?”
周围的人大都是跟着刘邦一同进入咸阳的楚人,不知道秦国有五帝黑帝,更不知道黑帝最高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