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73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显然,仅仅凑够人数和粮食,就不是一朝一夕、三五个月能做到的事情。

自此,从江淮海边到北方前线,驿道上的兵士、押送粮草的官吏、传送消息的使者,络绎不绝,绵延几千里,吏民抛家舍业,苦不堪言;而已经到达边境驻地的军将,却没有仗打,边境寒冷,条件艰苦,放纵的军士们开始骚扰那些本就日益窘迫的百姓。

一时间,北方边境和驿道周边的老百姓,纷纷逃离家园,或是当了流民,或是当了土匪。

王莽有所耳闻,先派尚书大夫赵并到前线劳军,并担任田禾将军,在北原郡9的前线主持屯田,以减轻粮草压力;还派遣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在边境郡县督查,结果这些人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反倒与与驻军合伙欺行霸市、鱼肉百姓。

在古代,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正常的农业、工商以及地方行政秩序就会被打乱,一切给军事让位。

而军事一旦优先,军人侵扰是难免的事。

大兵集结期间,王莽派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率领兵马万骑,携带很多珍宝,进至云中郡边境,放出消息,看看能不能引诱出呼韩邪单于的子孙们。

果然,乌珠留单于的异母弟弟,前面曾经和新朝打过交道的右犁汗王“咸”

带着儿子“登”

,和另一个异母弟弟“助”

,出现了。

按照王莽的意思,咸被立为孝单于,助被立为顺单于,两个人都被赐予黄金。

《汉书》在描述这件事时,用了一个词“胁拜”

,似乎是强迫他们接受的。

但强迫难以说通,大概是相互之间有什么交易吧。

随后,助、登两人跟随新朝大军返回长安,大概有人质的意思。

回到长安后,王莽很高兴,这似乎证明了他的计划很高超,就封蔺苞为宣威公,拜虎牙将军;封戴级为扬威公,拜虎贲将军,并安置好登、助两个匈奴人。

不久,顺单于助病死,皇帝让登袭为顺单于。

皇帝养着顺单于,是想着日后平定草原,好把他分封过去。

但咸得了“孝单于”

的名号后,大概觉得两国交战在即,此举颇为不妥,就回到匈奴王庭,向乌珠留单于请罪,辩解自己是被迫接受的。

单于很恼火,可能也不相信他的话,把他贬为“于粟置支侯”

,这是匈奴一个低贱的官,以示惩罚。

听说助、登还去了长安,单于愤愤地说:“先单于所受的是汉宣帝的恩,今天的天子不是宣帝子孙,凭什么当天子?”

这句话意味着,单于拒绝承认新朝有权继承汉朝,一旦战争爆发,他不是对汉朝忘恩负义。

到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的军队还在北方集结时,单于为了报复,派遣左骨都侯等人率军进入云中郡,对官吏和百姓大加杀掠。

边境形势进一步恶化,匈奴入寇成了常态,左右部都尉、各种封号的王,频频侵入边疆郡县,规模大的上万人,中等的数千人,少的也有几百人。

在潮水般的侵袭中,雁门郡、朔方郡的太守、都尉先后战死,被掠去北方的吏民牲畜财产不可胜数,边境仿佛回到汉武帝初年。

形势危急,屯驻在渔阳的讨秽将军严尤有些着急了,他给王莽上书,提出打这种仗,吃的是财政和粮草,应该速战速决,节省民力,他愿意带领一支军队深入草原,以雷霆之势重创匈奴。

王莽自有想法,没有理会。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新朝这边,大军持续集结;匈奴那边,骑兵不断袭扰,但双方始终没有爆发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官路扶摇官路红途绝品风流狂医步步升云永恒之门医道官途官途:权力巅峰极品对手升迁之路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千里宦途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直上青云误入官路官狱为夫体弱多病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梯险情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