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nbsp;nbsp;nbsp;nbsp;或许是因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也或许是由于虞临应了他的邀请、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份新结下的友情比“互称表字的上一阶段”
更进了一步,赵云的神态明显更加从容放松了。
nbsp;nbsp;nbsp;nbsp;哺食尚未备好,他领虞临在主屋坐下后,语气轻松地问:“子至此番来邺,可是有意投身袁军?”
nbsp;nbsp;nbsp;nbsp;他自有意志,亦素不好干涉他人所想,今日若非实在不忍见明主有暗投之嫌,也不会主动多此一问。
nbsp;nbsp;nbsp;nbsp;说到这点,虞临心里就有点郁闷:“在亲眼目睹方才那幕之前,确实曾存此念。”
nbsp;nbsp;nbsp;nbsp;赵云彻底放下心来。
nbsp;nbsp;nbsp;nbsp;他眼里流露出一抹笑意:“愚见与子至略同,袁冀州绝非明主。”
nbsp;nbsp;nbsp;nbsp;隐约听出他语气里带的一点笃定,虞临询道:“子龙心中,似已有意向。”
nbsp;nbsp;nbsp;nbsp;“瞒不过子至慧眼。”
nbsp;nbsp;nbsp;nbsp;这位高大躯健的青年微赧一笑,解释道:“云于公孙将军麾下时,曾奉命相助彼时任平原相之刘使君。
观刘使君内仁外义,体察民情,所到之处无不上下齐心……”
nbsp;nbsp;nbsp;nbsp;虞临耐心地聆听了好一阵赵云对“刘使君”
的含蓄赞美后,面上毫无波澜,实则正努力分析那究竟是哪位姓刘的。
nbsp;nbsp;nbsp;nbsp;姓刘的实在是太多了。
nbsp;nbsp;nbsp;nbsp;毕竟是天子之姓,多半是哪位汉室宗亲之后——然而刘家后代遍天下,光是他间接或直接打过照面的刘使君,就已经有益州和荆州的两位了。
nbsp;nbsp;nbsp;nbsp;活在人们口中、颇有些名望的,还有殒身不久的前幽州牧刘虞和前扬州刺史刘繇。
nbsp;nbsp;nbsp;nbsp;赵云所提事迹,显然与刘璋与刘表无关,听起来又尚在人世,不可能是已故二人。
nbsp;nbsp;nbsp;nbsp;除这二人外,还有哪位能被称为刘使君?
nbsp;nbsp;nbsp;nbsp;尽管好像从未从别处听闻过任何有关对方的事迹,但光是出于对赵云真诚品行的信任,他仍基本相信了对方的话。
nbsp;nbsp;nbsp;nbsp;如果一切属实的话,那不但是赵云心心念念,在面试主公上屡次受挫的他,亦对这位堪称完美人选的“刘使君”
有些心动了。
nbsp;nbsp;nbsp;nbsp;不过,等赵云完全讲述过平原的经历后,虞临终于捕捉到了记忆里好似有些联系的只鳞片爪。
nbsp;nbsp;nbsp;nbsp;……不会吧?
nbsp;nbsp;nbsp;nbsp;他犹豫了许久,还是很难将给他截然不同印象的两者重叠起来。
nbsp;nbsp;nbsp;nbsp;察觉他神色有异,赵云主动开口询问:“子至可有想问之事?”
nbsp;nbsp;nbsp;nbsp;虞临微微蹙眉,还是径直问了:“子龙口中那位刘使君,可是曾为徐州牧之玄德公?”
nbsp;nbsp;nbsp;nbsp;由于陈登也对刘备很是欣赏,虞临后续又自己进行了一些调查。
nbsp;nbsp;nbsp;nbsp;政绩上的确不错,百姓间口碑也很好,以仁义为政治主打牌,可谓是曹操等诸侯的对立面,的确更能博得基层好感。
nbsp;nbsp;nbsp;nbsp;可“多次战败,最近一次更是被杀得丢盔卸甲,不得不再度抛妻弃子”
,“部曲四散,客居邺城”
,“先投公孙瓒,后投吕布,再投曹操,再投袁绍”
等等,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nbsp;nbsp;nbsp;nbsp;他综合多方面考虑,最终判断为“具备一定政治潜力,但不确定性太大,实质根基目前太过薄弱,扶持起来的效率太低”
后,就摒弃了面试对方作为主公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