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等文瑶再醒来时,已经是隔日的下午了,予良派人来传话,行宫随行的名册在秦昭仪那儿,她把名册交给了太后,便也没有再追究。
而得知文瑶被罚跪,且是太子将人送了回去,顾氏坐立难安,心里头也是一阵愧疚,孤儿一大早就派人来送礼谢罪。
只不过来的时候文瑶并没有醒,再后来文瑶醒了也并没有理会,只让人把东西都送回去了,也让人回话说并没有怪罪谁。
文瑶从来不认为顾氏与她之间,会有倾心相待的程度,而经此一事,也只不过是。
提前看清了他的为人和目的罢了。
她也不会去直面揭穿这件事,无端数敌,反而要装作不知情以观后续,才能好防范未然。
至于昨日回来时在马车上发生的事情,虽然不理智,也只能当做无事发生。
因为外面的谣言,文瑶近日都没去铺子里。
倒不是她畏惧那些谣言,而是怕文渝心里有负担,他未曾考取功名,将来也要娶妻,要是为了这些谣言的牵连,她心里会过意不去。
不过也没有闲着,除了每天会让文渝把采买香料的账目送来给她过一眼,她还把手里头的账都盘了一下。
先前放在张伯那的古作文玩都已经陆陆续续的都出卖了,把借张伯的钱还完之后,余下得再加上近几月香铺里的收入,文瑶匀了一半出来,凑齐了十万贯,准备捐往颍州。
十万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即便是在这样富商遍地的汴京城里,也极少有人会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捐往灾区。
何况都知道颍州灾情这事是由太子在处理,那些权贵富商就更不可能冒着得罪五皇子伸出援手。
文瑶打算将这十万贯全部折成谷粮,又担心运送途中有差池,便去寻了赵六郎帮忙,希望由他派人把粮食都运往颍州。
两人也并没有在青云楼见面,而是文瑶私底下去了赵府。
文瑶开门见山,直言了捐粮一事。
“多少?”
赵六郎震惊地看着文瑶:“文姑娘打算捐十万贯?”
问出这句话时,赵六郎心里其实存疑的。
毕竟上回他还看见文瑶在青云楼的巷子里捡垃圾,也知道文瑶被文家赶出来后,近几年过得确实落魄。
尽管知道叶氏香铺现下生意确实好,但突然能要捐出这么一大笔钱,怎么都有些不敢相信。
但文瑶也不是来与他商量的:“十万贯的谷粮与沿途费都已经准备好了,赵大人只需派人护送至颍州就行。”
“”
见文瑶一脸认真的模样,赵六郎一时不知作何反应。
别人也就罢了,文瑶突然捐出这么一大笔钱,太子要知道指不定得扒了他的皮。
而且他也清楚,一个女子开香铺有多么不容易,拿出这么多钱怕是掏空了家底。
可话又说回来了,眼下颍州最缺得就是粮食。
今年洪灾比以往严重,除去修筑河堤,朝廷先后也拨了近三十万贯作为灾后重建与口粮,但这些已经远远不够。
因为洪灾几乎把所有谷粮都淹没了,便也导致了粮食物价上涨,而百姓们虽有朝堂的救济,可仍旧不能解决温饱,所以才会民怨载道。
圣上把这烂摊子丢给太子,朝堂上下也都等着看太子出丑,若有这十万贯粮食,便也能安然缓过这一段时间。
这么一想,赵六郎觉得陷入了两难。
文瑶看着他:“这十万贯粮食对颍州百姓来说有多重要赵大人应该最清楚,我既然有能力拿出十万贯,赵大人便无需顾虑其它。”
“何况民女父亲在时便一直希望能推行新政来兴邦济世,如今百姓有难,我也只是全了父亲的遗愿,还请赵大人帮民女这一次。”
赵六郎听完,无奈叹了一口气,笑问:“文姑娘此举当真是为了文大人么?”
文瑶的举动太明显了,也是因为此,他才不敢擅自做主。
可文瑶却道:“不管为了谁都不重要,眼下紧要的是解决百姓温饱,渡过灾情不是吗?”
赵六郎顿了一下忽觉羞愧,没再多言,朝文瑶一揖:“那赵某代颍州百姓先谢过文姑娘。”
见事情已经成了,文瑶起身往外走:“这件事情还望赵大人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太子殿下。”
这是指的魏璟中药那次,文瑶没想到温贵妃会先问这个,她道:“尚在调养,不过娘娘不必担心。”
温贵妃面露愧疚之色,又问:“世子近来心情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