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果然是个突破口,谢兰修心里定了三分,闲闲道:“陛下此举是能让宋军害怕,说不定底下就有主动投降的。
不过,檀道济这个人……”
不出所料,拓跋焘被她的话题吸引住了,凝眸道:“檀道济是怎样一个人?我正想知道呢!”
谢兰修说:“他这个人不哼不哈,其实极有肚才。
我阿父当年与他共谋,废黜刘义符,而把刘义隆推上帝位。
后来我阿父和徐羡之、季亮都冤屈伏诛,唯有檀道济安然脱身;不仅脱身,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刘义隆信赖之人,反过来到江陵攻打我的阿父。”
她瞬了瞬眸子,突地有些犹豫,但话说了一半,也容不得再犹豫下去,清了清喉咙又说:“我自然是恨他这个翻覆小人的!”
虽然没有说出什么实质性内容,但拓跋焘还是听得认真,点点头说:“说得好,你继续说!”
谢兰修道:“论兵法,檀道济是个人才,他和我阿父曾共同切磋,以古人用兵之法,粗拟了‘三十六计’草稿。
而用兵其实是用军心,陛下杀宋兵,他无法阻止,但日后他鼓舞士气,必当以今日屠戮为例——不和我军决一死战,就唯死而已。
陛下想一想,日后又会如何?”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攻上邽的时候就面对过,拓跋焘怔怔然在考虑,似乎有所动摇,谢兰修又道:“两国交兵,用间为上,我们现在知己而不知彼,虽然陛下的骑兵神勇,杀敌或许强悍,但毕竟战场上不是仅靠力量和速度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
陛下不如善待这些人,说不定有重要的消息递出来,我们不是事半功倍呢?”
拓跋焘一言不发,突然拔脚离开。
谢兰修不知他作何想,见他走了,方觉自己背上冷冰冰、湿腻腻俱是冷汗,两手手心也全是汗水。
他出御幄时,帘子揭起又放下,带进一阵风,风里血腥气极重,中人欲呕。
谢兰修突然一阵难受,忍不住就恶心呕吐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1)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今属河南)、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
下面将会简单写到刘义隆第一次北伐,不过时间应为元嘉七年,而鄙文中还在元嘉六年;北伐凭恃是太武伐柔然,但为了简略些,就省掉了,改作太武伐夏之后。
为了鄙文不再啰嗦些大家不爱看的内容,一定俭省文字,有兴趣的可以留言交流。
另外作者其实地理渣,但感觉要理解历史上的那些军事故事,地缘简直是利器,正在苦修中。
☆、唱筹量沙
不过谢兰修这番话,确实善莫大焉。
拓跋焘下令停止杀戮,饶恕了剩下的宋兵。
垂死而生的宋兵中,颇有些目见杀戮而终于劫后余生的,畏死之心极重,为换得平安,向拓跋焘汇报了檀道济所带的宋军的军情。
得到情报的拓跋焘,立刻命令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前后两翼发起突袭,虽未直接攻打到檀道济,但是一把大火把檀道济带来的辎重和粮草都烧光了。
檀道济去国万里,而粮草不足,这是用兵的大忌!
这下宋军士气大减而魏军士气大增。
檀道济再有帅才,毕竟也是人而不是神,无法做出无米之炊来,无奈之下带着原来驻守四镇的残兵,引大军而退,以保全宋军的精锐实力。
但是拓跋焘的人马很快把他做三面包抄之势。
饿着肚子的宋军惶恐异常,深恐覆没的命运在所不免。
拓跋焘终于又露笑容,这日竟然把崔浩带到御幄之中,隔着纱帘对谢兰修道:“谢椒房一语千金,帮了朕的大忙。
你二人都是朕可以倚重的谋士!
如今檀道济插翅也难飞了,但他倒还从容,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谢兰修在暗处,看见一名个子矮小的男子跪坐在茵褥上,和拓跋焘一比,他既矮又小,肤色洁白,五官却生得不算好看,只是面带淡笑,神色笃定从容,一眼看去就是明慧之色。
谢兰修知道崔浩乃是北方士族——清河崔氏中拔尖儿的人才,就和父亲曾是陈郡谢氏拔尖儿的人才一样,自然不敢小觑他,在帘子里屈了屈膝,向崔浩问了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