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观看这幅画的人,仅仅是欣赏风景也好,忆起自己看过相似的夕阳也好,亦或想到一种同样的爱的体验也好,都是正确的解读。
只是,林静松的答案对于作者本人是特别的。
不用郑千玉告诉,林静松也知道郑千玉这幅画描绘着什么。
这很奇妙,林静松以前对隐喻几乎不敏感,联想的能力也较为匮乏,这种立刻就能读懂一幅画的感受,好像郑千玉站在他身旁,让渡给他魔法。
“你突然亲我,吓了我一跳。”
郑千玉没有解释很多,说出来是没头没尾的话,但他知道林静松正处于和他一样的回忆之中。
这是眼睛看不见也能确认的事情。
“我没有想太多,而且你已经说了喜欢我。”
林静松顿了顿,“当然,你的语义也可能是别的喜欢,同学、朋友……但我不想要这种。”
郑千玉的语气有些无奈:“你亲我的时候可没有一点犹豫。”
林静松:“我觉得——无论你对我是哪种喜欢,我都要变成我想要的那种。”
他不太掩饰自己阴暗的想法,或许不认为这是一种阴暗,只当是本能,因为郑千玉对林静松的阴暗有无限包容。
“好在我对你一直是‘那种喜欢’。”
郑千玉握握他的手,大方承认。
又越过几幅画,从这里开始,是郑千玉人生之中画得最好的时候。
他画画的方式和方向已经趋于稳定,不断地汲取着生命的体验。
即使这段时间有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也没有磨损郑千玉笔下画面之中那种饱满的鲜活,他运用色彩变得更加自如,画笔像他手中的魔法杖,郑千玉只要轻轻扬手,便可施展色彩的魔法。
他画装饰画,结合商业和自我,画作业,画自己的作品,当时已开始准备自己的画集,每一幅都经过长久的构思。
郑千玉的才华几乎溢成实体,他时常受老师夸赞,卖出去的装饰画也有顾客欣赏,就连画集也和出版社洽谈过,这一年,郑千玉的生活吹的几乎都是东风。
郑千玉和林静松去山中采风,画一些高大而静默的树;没能去成的风筝节,他画了海边闪亮的烟花,此时耳边有阵阵烟花绽放的声音响起。
最后,他画一个男人的肖像,这是一路以来的第一幅肖像。
画中的人侧着四分之三的脸,眼睛看向画外,背景是一层一层幽深的绿色。
当郑千玉向林静松要这幅画时,林静松对于郑千玉画自己的肖像挂在画廊里有些抵触。
他很珍惜这幅画,它被他保存得很崭新,这让林静松感到不舍。
郑千玉说他会好好保护它的,它很重要。
除了初学画画时的练习,郑千玉很少画肖像,这是他能找到的唯一一幅。
也是他在步入失明初期之前,最后画的一幅画。
郑千玉将它挂在这场展览第一阶段的结尾,用它来告别郑千玉光辉的、充满希望和深深体会过爱与幸福的少年时代。
再继续往前走,光线变了,渐渐消失,直至回归到最初的黑暗。
那些声音也全都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缓慢的、无序的钢琴声,很轻微,若隐若现,不成曲调。
前方,第二阶段的画一同亮起。
林静松看到那些画,数量很多,但这些画林静松都没有见过。
那是他和郑千玉分开以后的时间。
“在失明之前,那其实是我画得最多的时候。”
他不再画自然的风光,也无法再调轻盈明亮的颜色,更无法像以前一样顾及画面的每个细节,像他所习惯的那样,不厌其烦地调整,直至臻于完美。
郑千玉开始画一些奇幻的,甚至恐怖的画面。
画一个在枯树林中徘徊的游魂,地狱的火烧穿土地,日与月高高悬挂在夜空,各有一只眼睛。
比起第一阶段,他们掠过这些画的速度稍快,因为这些画令人难以驻足停留再细细欣赏,郑千玉失去了以前的颜色,因为他眼中的颜色并不符合真实,于是只好用最极端、浓重的颜色,笔触也几乎狂乱,给予观看者一种具体的绝望。
继续向前走,他的用色又渐渐萎缩了,笔画也开始变得无力,画面只剩下单调的、看不太出意义的几笔。
这是一个画家逐渐走向失明的全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