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ntiquessd.com
也不知道跟这件事有没有关系,车队的内部隐隐有传闻说霍纳想要续签里卡多受到了阻碍,人家似乎已经有意开始与其他车队接触。
丹尼尔认为车队的资源倾斜太过分了,赛车的设计开发风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发地偏向Max。
尤其是在阿塞拜疆因为维斯塔潘粗鲁且违规地封堵队友导致红牛双车退赛之后,无论是马尔科还是霍纳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来指责身为受害者的他,这让丹尼尔觉得非常难以接受,依稀体会到了一些当年马克.韦伯的心情。
说回罪魁祸首之一的束龙,红牛资本对于童工的压榨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经过不断与工程师之间的交流勾兑,一个久违的新词条终于在束龙的面板上更新了出来。
【协同之核:17%】:赛车并不是一个人的运动,优秀的团队与默契才是关键。
可能是因为在F3和F2的比赛里束龙跑出来的成绩很大程度上都是单人带飞的缘故,工程师们的能力也体现不太出来,甚至在工作量上有时候都比同队的队友车组少很多,自然也谈不上太多的团队合作。
现在正儿八经进入了F1的团队里,初来乍到的束龙只能尽可能的去配合对方,慢慢摸索出了一种让双方都很舒适的工作节奏。
所谓的【协同之核】,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让束龙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成为工作行为主导的能力。
词条的出现似乎并没有给束龙带来什么变化,它不像是其他词条那样可以很快带来立竿见影的进化,只不过平时工作的效率变高了不少,很像是大家在熟悉了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字意概念很笼统的东西涵盖的能力确实非常多,但并不是直接操控别人行为的超能力,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束龙的双商都进行了一定的增幅。
如果细微地去拆分一下,按照系统的风格应该可以弄出至少包括【察言观色】、【统筹规划】、【领袖气质】、【战术眼光】等一系列的下级词条。
就目前的效果来看,束龙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研发团队的需求,并且在传达自己的实际感受的时候还能让对方更轻松且更准确清晰地领会。
这才叫磨合这才叫默契嘛,先前和海顿他们的那种合作模式,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更像是提要求的甲方和尽力满足需求的乙方。
而且束龙绝对算是天使甲方,基本上差不多就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束龙渐渐还和团队的成员发展出了一种难以言明的默契,有点类似于只要抬手都不用说话对方就知道是该递扳手还是递螺丝刀的那种感觉。
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无非就是身体的基础三维在两年的持续锻炼和比赛中纷纷迫近了100%的进度。
【骨骼、肌体强度:93%】
【耐力、耐受:97%】
【神经反射、募集速度:99%】
之前的每一个词条达成100%的解锁成就都给束龙带来了脱胎换骨般的蜕变,说实话真的很难有人不会对剩下的词条效果完全不好奇,束龙就更是了。
那感觉就像是九十发的保底已经抽到了八十五抽,结果你翻遍了任务栏又跑遍了大地图结果发现自己就连一个石头都找不出来了一样。
一开始束龙还像强迫症犯了一样疯狂想将词条刷满,可惜越是接近极限,词条推进的进度就越是缓慢,后面反而心态随缘了。
反正歪不了,保底机制也早就写在了人家的使用说明里,除了锻练之外解锁的进度也跟身体发育的程度有关,无非就是早两年或者晚两年罢了。
说到发育,这两年束龙的系统似乎终于想起了自己叫做【极限职业助力系统】,而不是什么【职业成长极限负累系统】。
束龙的身高在缓慢爬升到186之后终于稳定了下来,体重反而掉回了76KG,算上头盔和赛车服这些装备重量刚刚好,连配重块都不用加。
谢天谢地,有时候他都在担心要是长成了自己的老爹那样,会不会到最后还没正式开上F1就发现自己连驾驶的座舱都坐不进去......
整体肌肉的维度很不错,看起来跟海贼王里的索隆似的,充满了力量感却不显得过分臃肿,就连身为束龙体能管理师的埃琳娜都觉得不可思议。
别说放在赛车界,就这种匪夷所思的天赋放到健身界都完全吃得开,肌肉的形状和比例甚至都可以用“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